欢迎来到上海大发印务有限公司!

行业新闻

INDUSTRY

北京举行2019年印刷出版文化学术研讨会

  • 发布时间:2019-06-10
  • 发布者: adminadmin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93

2019年印刷出版文化学术研讨会5月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出版博物馆内容建设新思路、印刷出版文化研究新视角、印刷出版史研究新方向与新方法等话题进行研讨,多位印刷出版领域专家与会交流。


研讨会上,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中国出版博物馆筹建办主任孙宝林表示,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出版,表征、记录、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出版与印刷的天作之合,纵向上积累知识、传承文明,横向上传播文化、启蒙思想,共同守护了五千年绵延不断的璀璨文明。当下,新技术层出不穷,出版形态不断变化,但作为知识传播、资政育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出版文化属性始终未变。这次学术研讨会,不仅要深入阐释和传播印刷出版文化,推动出版博物馆内容建设,还要引领广大出版人从自发的行业文化熏陶向自觉的出版价值认知转变,找到更多精神归属感和事业自豪感。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李占领也表示,中国出版博物馆的筹建,是出版业界和学界普遍关心的事情。借助中华书局的品牌优势,利用《中国出版史研究》这一平台,将联结学界与业界,为中国出版史研究贡献力量。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藏品鉴定和研究委员会”(简称“鉴委会”)正式成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致忠任名誉主任。对此,孙宝林表示,印刷和出版类文物藏品有自身独特性,如何去认定和评价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按文物鉴定共性标准,印刷博物馆有近一半的藏品无法进行定级工作。出于开展印刷出版文物认定、加强印刷出版文化研究的目的,印博馆集合馆内外优秀的学术力量成立鉴委会,坚持自主科研方向,践行学术立馆理念,为出版博物馆建设奠定学术基础。


会上还展出了印刷博物馆珍藏的一批木雕版、木活字、文献及古籍精品文物共47件、印刷出版类文创产品近50件。


《新中国出版史研究(1949-1965)》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49―1965年这一时间段,对中国出版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新中国出版史研究(1949-1965)》中不仅对该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出版业发展中的成就与挫折、出版领域的各种力量斗争等进行了阐述,也对该时期重要出版物的题材、内容特色,以及出版物的编辑、发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长期以来,相对于出版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热潮相比,中国出版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研究,显得相对冷落。不仅体现在研究上的诸多空白点和研究力量的分散,也表现为研究成果的零碎和分散。本书在搜集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出版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梳理。该书对于从事出版史研究的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月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出版博物馆内容建设新思路、印刷出版文化研究新视角、印刷出版史研究新方向与新方法等话题进行研讨,多位印刷出版领域专家与会交流。


研讨会上,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中国出版博物馆筹建办主任孙宝林表示,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出版,表征、记录、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出版与印刷的天作之合,纵向上积累知识、传承文明,横向上传播文化、启蒙思想,共同守护了五千年绵延不断的璀璨文明。当下,新技术层出不穷,出版形态不断变化,但作为知识传播、资政育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出版文化属性始终未变。这次学术研讨会,不仅要深入阐释和传播印刷出版文化,推动出版博物馆内容建设,还要引领广大出版人从自发的行业文化熏陶向自觉的出版价值认知转变,找到更多精神归属感和事业自豪感。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李占领也表示,中国出版博物馆的筹建,是出版业界和学界普遍关心的事情。借助中华书局的品牌优势,利用《中国出版史研究》这一平台,将联结学界与业界,为中国出版史研究贡献力量。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藏品鉴定和研究委员会”(简称“鉴委会”)正式成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致忠任名誉主任。对此,孙宝林表示,印刷和出版类文物藏品有自身独特性,如何去认定和评价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按文物鉴定共性标准,印刷博物馆有近一半的藏品无法进行定级工作。出于开展印刷出版文物认定、加强印刷出版文化研究的目的,印博馆集合馆内外优秀的学术力量成立鉴委会,坚持自主科研方向,践行学术立馆理念,为出版博物馆建设奠定学术基础。


会上还展出了印刷博物馆珍藏的一批木雕版、木活字、文献及古籍精品文物共47件、印刷出版类文创产品近50件。


《新中国出版史研究(1949-1965)》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49―1965年这一时间段,对中国出版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新中国出版史研究(1949-1965)》中不仅对该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出版业发展中的成就与挫折、出版领域的各种力量斗争等进行了阐述,也对该时期重要出版物的题材、内容特色,以及出版物的编辑、发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长期以来,相对于出版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热潮相比,中国出版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研究,显得相对冷落。不仅体现在研究上的诸多空白点和研究力量的分散,也表现为研究成果的零碎和分散。本书在搜集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出版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梳理。该书对于从事出版史研究的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咨询热线
021 - 61481667
QQ交谈

扫一扫